2025年7月12日,浙江农林大学“千鹤青江‘她创’”社会实践团赴杭州市建德市千鹤村,开展“绿色长江 青春护航”主题调研。实践团围绕“妇女先锋队引领农产绿色蝶变”主线,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系统调研当地妇女群体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中的创新实践,解码“她力量”在乡村振兴与长江大保护中的核心动能。

实践团出发前合影
精神传承:绿色发展的历史根基
调研首日,实践团来到千鹤妇女精神教育基地。上世纪五十年代,千鹤妇女发扬“不等不靠、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在开荒造田、兴修水利中展现出惊人力量。她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为当地绿色发展播下种子。在由废弃农药仓库改造的千鹤红共富产业园,负责人王女士介绍,园区坚持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以零添加、低能耗方式生产麦饼晒面等特色食品,并通过电商平台将绿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实现闲置资源高效利用。

实践团考察千鹤妇女精神教育基地

实践团考察千鹤红共富产业园
产业实践:妇女主导的生态经济链
调研发现,当地妇女已成为绿色产业链的关键推动者。民宿主理人沈女士创新“民宿+生态食材”销售模式,助力绿色农产品营销;村妇联主任赵女士介绍,中老年妇女通过将生态原料加工成手工艺品参与研学项目,既传承了传统技艺,又实现了增收致富的双赢局面。梅城镇设立的“千鹤创业街”为妇女提供免费摊位,支持生态农产品展销。这些创新实践构建起覆盖生产、加工、销售全环节的低碳环保产销网络。

千鹤书房二楼展示的农产品
青春力量汇入,共绘绿色新图景
返乡青年钱女士介绍,在政策支持下,“85后”新生代正成为乡村创业主力军。他们创新打造“妈妈的味道”美食工坊,创立“千鹤嫂”区域品牌,通过“民宿+电商+研学”模式开展“她乡创”实践。这些年轻人运营特色民宿、开展电商直播,开发研学项目,成立“扣旗”非遗工作室,实现“资源变资产”的华丽转身。这些创新举措有力推动了当地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为传统农业注入现代发展理念,有效促进了农产品价值链的绿色升级和效益提升。

千鹤村特色农副产品“千鹤女酱”
此次调研为长江经济带乡村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实践团认为,从精神传承到产业创新,千鹤妇女正以“她力量”引领传统农业向绿色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团队将整理调研成果,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
图文/浙江农林大学“千鹤青江‘她创’”实践团
(转自潮新闻 2025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