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浙江全面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二十周年。从示范引领到全域推进、提质扩面,浙江1.97万个村庄持续提高美丽乡村“平均分”,充分彰显诗画江南、活力浙江。高质量发展,要求从重建设向善经营的方向转变,如何破解乡村缺乏人气、增收乏力?村集体发展走向何方?3月25日杭州余杭,由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主办2023乡村运营武林大会以“乡村运营管理体系化和农业发展业态多元化”响亮地回答上述疑问!浙江未来乡村发展以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为主体;以乡愁味、乡土味、乡亲味为特色;以有人来、有事干、有钱赚为目标。持续引领全国各地乡村运营的模式、经验和成效,搭建政府、乡村、市场之间合作交流的平台。此次大会上,正式增选余伟忠等一批专家、企业家为副会长,隆重推出浙江乡村运营“十大教头”、“十大业态”。共同向数百名现场观众和数万名线上观众分享乡村运营的“武林秘籍”。
浙江联众文旅董事长余学兵坚守乡村事业20年,持续推出新品、爆品,是农文旅常青树,他始终坚信乡村是值得他终身奉献的地方。他提出乡村运营是一个摸索、创新、推翻、迭代,循环往复不断修正的过程。运营团队要深入村庄,扎根基层,挖掘本土特色亮点。在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流通、贸易上深度参与,赋予产品品牌化,并依托电商深度赋能为乡村带来红利。将数字化建设带入乡村运营,进行线上线下融合,为村民提供培训,打造共富直播间,教会村民通过网络赚钱。浦江诗画乡旅陈青松始终保持多干!多学!多思考!他不把自己定位为“管理者”,而是“服务者”,只有这样才能让创客、村民及游客信任。他创办的廿玖间里荣获诸多国家级荣誉和各路媒体的青睐。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运营的方向也五花八门,要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多与同行学习交流。要有互联网思维,利用“1+3”乡村运营落地服务理念,打造“旅游+物联网+乡村+创客”的共生孵化模式,以物联网平台为乡村运营落地服务。杭州稻香小镇刘松是稻香创梦的乡村CEO,以禹上稻香带动八村共富,做好乡村运营有以下四字诀“毒、土、富、深”。他提出眼光要“毒”,既要准确把握时机,看准并突破村庄当下发展困境,又要能看到未来乡村;身上要“土”,与村民打成一片,与村干部融为一体,融入乡村才能更好的引领乡村;头脑要“富”,懂乡村运营、有团队意识、有互联网思维,技术、管理、运营、传播都要会;情怀要“深”,乡村虽然一片光明,也迎来历史最好发展之机遇,但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很难持续待下去。
浙江谷堆乡创蒋晓锋被誉为“乡村魔术师”,他提出“留得下、带的走、忘不掉”,当前乡村最缺的不是钱和物,而是人,特别是能够连接城市和乡村发展带头人。让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回归乡村、了解乡村、爱上乡村、建设乡村,是乡村能够发展的另一条路。通过乡镇众创空间能级提升,从乡旅文创园、田园综合体、乡村康养产业、数字化乡村等方面赋能,为青年人才参与乡村建设提供良好平台。杭州趣村游汪崇文为乡村留住乡愁,教村民共富增收。他用“三产”融合的方式解决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一般而言,乡村以第一产业为主,经济体系单一,自我造血能力较低,不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很难实现全面的产业振兴。‘三产’融合的目的就是延长乡村产业链,助力乡村经济向多元化发展,复活传统业态、提升自发业态、植入品牌业态,为农民增加多维度增收渠道,从而达到乡村致富的目的。绍兴市鉴湖街道坡塘村党委书记罗国海雷厉风行,是个“狠角色”,八个月将偏僻乡村建成网红村,积极实践用文化艺术赋能乡村。在村庄规划设计、节点改造、产业运营方面亲力亲为,深谙乡村经济学,引入文化名人入驻村庄,打造艺术工作室、乡村艺术馆。同时,让每个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联合村两委干部,与村民一起共同参与艺术创作,窨井盖上的彩绘、用扳手制作的螳螂、水表箱上的象棋盘都出自他的创意妙想,是真正干在一线的乡村振兴领头人。浙江道人峰茶业金婧立志献身“三农”事业,一腔赤诚投身乡村,她认为乡村振兴要年轻化,要聚集返乡青春的力量。从农业生产到农业品牌、文创转型,再到乡村的文旅运营,慢慢地让团队找到了乡村振兴的路子。用众创和文创的方式投入到乡村运营招商和推广的宣传工作中,通过招商新村民,探索出了一套文化IP赋能乡村振兴的模式,形成真正意义上充满年轻活力的向往乡村。创新搭建乡村众创平台机制,有效盘活乡村闲置资源,链接国内外创客开启“新村民计划”,构建“共建 共创 共享”的乡村生活共同体。
浙江立尚文化劳立江逐梦乡村振兴,致力和美乡村。他强调多倾听乡村的声音。扎根基层,进行深度调研;走遍村落,倾听村民声音;请教农科院专家,寻求结合农业产业;询问文旅专业老师,策划文旅融合场景。最大化发挥乡村所有的特质,以“零运营费+保底增收”的运营合作模式,保障村级增收,以“文旅+产业+教育”特色乡村运营模式,让乡村更有味道。浙江金诺传媒娄敏作为“新农人”,担当“领头雁”提出着眼大局着手细处。巨资自投村集体建设,与村集体利益牢牢捆绑,承担参与村落景区发展规划、项目投资、招商投资、产品开发、旅游营销、日常运营、综合管理等职能,并扮演“第二村委会”角色,参与村庄发展议事会议。改造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农业新产品,凡是符合公司生产标准的农副产品,公司不仅免费搭建网上网下销售渠道,还统一收购作“再加工”后,利用公司包装、宣传和品牌效应,赋能溢价销售,实现公司与农户共赢。杭州太湖源生态旅游周静秋让好风景变成好光景。她提出因地制宜,点面结合。运营中深入挖掘当地优质的生态资源,把村里的业态与太湖源景区协同发展,形成互补。规划布局业态注重发展带动性强的特色产业,发动村民经营可供游客体验品尝的项目,以体验促销售。流转村里闲置土地,开发农耕研学系列产品,利用闲置房屋发展新业态项目,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了村落景区的运营建设,分享到了旅游经济发展的红利。
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会长蒋文龙认为,以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并最终走向共同富裕是浙江各地乡村振兴中持之以恒的使命。当前乡村振兴的重点已经开始从建设向运营蝶变。如果说之前二十年乡村以建设为主线,那么未来二十年乡村以运营为核心,这就需要我们搭建平台、组织力量、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做乡村运营,艰难却美好。今天浙江乡村运营十大教头和十大业态评选产生,交流秘籍,大家依然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这是乡村振兴真正从建设时期走向运营时代的标志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