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

【暑期社会实践】影像之江助推共富,产业协同驱动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07 16:17:21 常敏洁 阅读量: 次】


为深入探索研究乡村运营模式、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乡韵共富,运营探路”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李琳琳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杭州市建德市之江村,开展专题调研活动。

之江村位于下涯镇南部,其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山、江、田、村”的环境和景观为基础,以人本位思想为核心,踏出了一条以景观摄影为主导,兼顾各项产业协同发展,致力百姓共富的振兴道路。

实践团成员们上午抵达之江村后,首先跟随着李琳琳老师的脚步,参观村内的环境状况,详细了解了之江村村庄的整体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庄目前的环境整治效果。

之江村黄晓桐主席热情接待了实践团,为大家介绍之江村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基本情况以及当前村庄的发展规划。通过聆听黄主席深入浅出的讲解,实践团成员都对之江村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银青共富集市产品展示

午后,实践团一行来到之江村村委会文化展馆进行参观和调研活动。文化展馆内陈列着有关之江村的丰富历史文物和民俗风情展示,并特别设置了银青共富集市和直播带货的直播间。成员们还在展馆内观看了之江村宣传片。宣传片以生动画面和真情实感展示了之江村的美景和人文特色,吸引着游客前来打卡。

实践团参观村委会展馆

随后,实践团与黄晓桐主席在文化展馆的会议室进行深入访谈。黄主席向成员们详细解读之江村的主要运营模式——摄影。之江村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通过吸引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带动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了村民增收,将“绿水青山”巧妙转化为“金山银山”,真正实现了共同富裕。黄主席还分享了之江村在乡村运营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他表示,将继续深化乡村运营模式,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实践团访谈调研

之江村化“摄影背景”为“文旅场景”,将静态照片转型为动态场景,建设露营基地、音乐基地等相关设施产业,探索出一条文化赋能、人才引进、产业联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之江村以文化、人才、产业三方面协同驱动,用自然文化资源解码振兴,使团队成员们认识到了乡村运营模式助力乡村村民振兴共富的多样可能性。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访谈,实践团成员们对之江村的乡村运营新模式产生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成员们表示,会在实践结束后对调研笔记进行认真整理与总结归纳,期望将之江模式融入乡村振兴路径,探索出现代智能化环境下乡村运营的总体模式,为振兴共富提供更多可行方案。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盘活岭上艺术资源,打造乡村文化致富 | 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建德市石岭村调研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柑桔映红·溪鱼跃富”——浙农林大“浙里山海路・共富先锋行”实践团赴龙游上下范村、地圩村调研



【关闭本页】


友情链接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衣锦街252号(浙江农林大学衣锦校区实验大楼627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1066035 传真:0571-63732737 邮箱:cgxy@zafu.edu.cn
COPYRIGHT © 2020 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 CGXY.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8.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