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榜样风采 - 村官榜样 - 正文
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

湖北利川90后“第一书记”,村民个个点赞!


【发布时间:2021-05-24 08:45:01  阅读量: 次】


谭伟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委办的一名年轻干部,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谭伟带领村支“两委”发展壮大产业、提升基层党建,为村民修公路、扩销路、谋发展,短短一年时间内,让大杉树村荣获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绿色乡村,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日子红火了起来。

谭伟(右二)

书记变销售  产品不愁卖

今年31岁的谭伟,于2018年选派到利川市文斗镇大杉树村,担任该村第一书记。来到该村开展村扶贫工作后,他马上投入到工作中,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当地情况,并以短板问题为导向,深入调研、科学分析、对症下药,并注重规划统筹,坚持路要一步一步走,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

7组走访时,谭伟看见60多岁的米仁发正在家制作手工藤椅,做工精致、价格便宜的藤椅吸引了谭伟的目光。  

在一番交流后,谭伟了解到,米仁发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因身患糖尿病,不能做重活,只能靠做藤椅补贴家用,家庭情况较为困难。

谭伟想到,购买手工藤椅的多为周边群众,销路窄、销量差,于是,他将米仁发制作的手工藤椅发到微信朋友圈,帮助米仁发销售藤椅,让米仁发的藤椅卖到了大山外面。

“这几年谭书记帮我卖的不少,全靠他帮我卖,两三年卖了好几千。”米仁发说。

培育新产业  农户“拔穷根”

大杉树村山高岭峻,最低海拔450米,最高海拔1050米,适宜种植红茶。为升级壮大主导产业、夯实产业扶贫成效,2018年,大杉树村以村级集体经营组织——霞岭杉红生态旅游开发中心为主体,流转了500亩土地,于2018年冬2019年初建成500亩高标准利川红茶叶基地。

基地建成后,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务工、产生效益分红等增加了收入,共带动154户488人,其中建档立卡49户194人脱贫增收,惠及全村473户1538人。

利川红茶叶基地

村民杨先进和妻子李克云是“利川红”茶叶基地的受益者。2018年,村民杨先进因背部受伤无法外出务工,只好回到家乡。了解到杨先进肢体四级残疾、李克云言语二级残疾后,谭伟动员杨先进、李克云到基地上务工,解决了杨先进一家的收入问题。

“到基地做工后,我俩每人每月平均收入3000元左右。”杨先进说。

不止如此,村民杨序远采摘春茶一月收入4854元、陈明学在茶叶基地管培中劳务收入过万、米远林等老年人在家门口也能挣得收入……在大杉树村,基本已实现人人采茶、人人增收,今年春茶刚上市,村民人均收入已超过2000元。

修路摘穷帽  户户奔小康

大杉树村十组共有33户106人,其中贫困户15户42人。虽然该组距离村委会仅5公里,但村民回家时,需要骑摩托车绕行至重庆市黔江区黎水镇黎水村、咸丰县活龙坪乡盘海田村,还要经过陡滑的山路和经常涨水的河流。

因为要从别人的“地盘”过路,每年都要筹钱补路、铺路基,从2009年到2017年该组累计筹资超过6万元,十组村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以前走路到文斗镇上赶场要2个多小时,走到村委会要40分钟,还要坐船过河,学生上学要家长送到河边,到河对岸了再走过去,不到天黑不会回家。”回忆起以前,十组组长陈绍克满是心酸。

脱贫攻坚,修路先行。

谭伟积极争取项目,希望通过整村推进交通项目改善十组的交通条件。待争取到项目后,难题又来了——项目资金有限,没有施工方愿意接手项目。“当时修十组的通组公路,财政投入资金只有39.8万元,”谭伟说,“四五家施工方都不愿意做这个事”。

村支“两委”多方打听、登门拜访,最终用真诚打动了一家施工方。

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谭伟带领“尖刀班”成员家家到、户户落,召开小组会近十次,号召、组织十组村民出工出力。原计划只能修建1.255公里的路,通过重新计算,预计可以改扩建2.8公里,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

2018年4月9日,十组通组公路正式开工,2020年初,这条道路实现了硬化。

交通便利了,村民生活也驶上了幸福快车道。十组建了100亩高标准“利川红”产业基地,9户居民实施了危房改造项目,4个小水窖建成实现了自来水到家,电网得到改善。村民逢人便夸,“这是谭书记的功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下一步我们将挖掘大杉树村的特色资源,重点打造郁江画廊茶旅融合示范区,”谭伟介绍,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下步工作要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切入,“结合旅游标识、产业发展规划,利用郁江河畔原石规范地理标识标牌打造三大文化长廊,提振决胜脱贫精气神。”

做好新发展500亩利川红高标准有机茶叶原料基地后续管理工作,完善3331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开展基地招商引资,多管齐下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打造“杉村晖”主题文化村落……在大杉树村,乡村振兴工作计划犹如点点薪火,照亮该村振兴新征途。

 

 



上一条:把父辈的土地种上“云端”

下一条:第一书记引来一眼泉,盘活整个村!



【关闭本页】


友情链接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衣锦街252号(浙江农林大学衣锦校区实验大楼627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1066035 传真:0571-63732737 邮箱:cgxy@zafu.edu.cn
COPYRIGHT © 2020 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 CGXY.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8.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